发表中文论文

 試論中國哲學中的本體論陳述” ,《場與有: 中外哲學的比較與融通》第五集, 罗嘉昌,黄毓生,伍雄武编.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405-417. 12 .

 神秘體驗與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宗教哲學》 第三卷第四期 (1997年十月), 26-33. 7 .

 馮友蘭後期哲學思想研究《哲學與文化月刊》(台湾辅仁大学主办) 21卷第四期, 总第275 (1997), 377-388, 连载于第五期, 总第276 (1997), 466-480. 43 .

 中國哲學現代發展的邏輯綫索論現代新儒學與中國哲學的三次轉折《齊魯學刊》 第二期 (1995), 44-51; 转载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第五期 (1995), 108-115; 转载于《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第十二卷第五期总第68 (1995), 13. 1.

 如何接著新理學講馮友蘭與中國哲學的語言學轉折《中州學刊》第四期 (1994), 48-53; 转载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第五期 (1994), 115-120; 收录于《馮友蘭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冯宗璞,蔡仲德编. 北京:三联书社1995, 253-263. 10 .

 完全隱喻與中國哲學中的本體論陳述《社會科學戰綫》, 第六期 (1995), 60-69; 转载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第十二期 (1995), 4-13. 9 .

 試論孔子哲學中性字的含義簡評朱熹與牟宗三對此字之岐解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 (1994), 8-11;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 21卷第五期 (1994), 7-10.  3 .

 反語言學,還是超語言學?與鄧曉芒商榷中州學刊第三期 (1993), 58-62; 转载于新華文摘 第七期 (1993), 31-33. 4.

 内在與超越中國現代文化之困境與出路天津師大學報第四期 (1992), 22-28; 转载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文化研究》第五期 (1992), 38-44. (合著). 6 .